為全面消除農村自建出租房(群租房)安全隱患,營造安全穩定的農村環境,近日,蘇州高新區開展出租房(群租房)“回頭看”行動,重拳出擊,大力開展農村自建出租房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勤勞的蘇州人民通過不懈的艱苦奮斗,紛紛過上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生活。二三十年過去了,當初的自建房屋已逐漸顯露老舊,加上各種違章,安全隱患突出。
在滸墅關經開區(鎮)的花徑村等自然村,遍布著農村自建房,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形成人員密集、環境臟亂、隱患凸顯的局面。檢查人員隨機走進一戶居民家,發現這戶居民把一樓80多平方米的空間分成5個房間出租。每個房間在門外走廊都各擺設了一套灶臺、炊具,油膩、臟亂。一起前來查看的村委會負責人提醒說:“不要以為你們用的是電磁爐,就比煤氣瓶安全,你們這電線這么細,還沾了這么多油,有很多隱患!”
為打好自建房隱患消除攻堅戰,滸墅關經開區(鎮)大膽創新,制定諸多合理的整治策略。一是多部門聯動,形成攻堅合力。滸墅關經開區(鎮)組織召開農村自建房整治專題推進會,以會議紀要的形式確定農村自建房整治相關工作,確保農村自建出租房隱患排查整治可持續深入。滸墅關經開區(鎮)派出所、建設局、綜合執法局等重要職能部門持續加強對農村自建房隱患排查整治形式分析研判,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始終保持整體協調聯動,形成最大攻堅合力,為推動農村自建房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提供堅強保障。二是四村同步,開展集中整治。自出租房(群租房)“回頭看”行動開展以來,青燈村、九圖村、吳公村以及華盛社區逐步由以前的部門領導帶隊、輪流實施集中整治轉化為由村干部帶隊、四村同步開展集中整治,使隱患無處藏匿。截至目前,共出動人員1800余人次,開展集中整治120余次,集中整治農村自建房500余戶,沒收違規煤氣瓶200多個,拆除鐵柵欄1500余個,整改完成329戶。三是常態整治,確保取得實效。為確保農村片整治常態化,在綜合執法局、派出所抽調精干隊伍加強保障的前提下,滸墅關經開區(鎮)“331”專班還牽頭協調第三方提供20名保安人員、15名拆除專業人員以及燃氣專家、開鎖匠,常態化進駐到四個村,配合各村開展常態化排查整治,大大穩固了整治成效。
目前,滸墅關經開區(鎮)的農村自建出租房(群租房)整治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群租問題得到解決,火災隱患得到良好控制。
位于橫塘社區的石湖新村情況也是如此,共計248戶自建房。社區組織多次排摸行動,排摸出租房(群租房)共計223戶,外來租戶高達2000多人,電動車1100余輛,煤氣瓶1068個,封閉式防盜窗523個,違規隔斷400余間,室外違規搭建143戶,老虎灶2處。數量之大,涉及面之廣,令人觸目驚心,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面對困難,橫塘社區“331”專班摸索出“組、宣、查、談、整、改”六字工作方針,連續奮戰16個月,上門走訪1.6萬余次,約談30余批次,建立248戶一戶一檔隱患整改推進責任單,簽訂《房屋出租治安責任保證書》223份,聯合執法100余次,拆除違建143處,拆除違規隔斷300余間,配備消防器材1185套,整改封閉式防盜窗523個,整治違規煤氣瓶260余個,安裝煙霧報警器248戶,安裝應急燈163戶,建設電動車充電樁3處133個充電口,新增規劃充電樁640個。223戶出租房均錄入蘇州市房屋租賃公共安全監管系統,并進行合規化改造。落實物業管理職責,疏通消防通道4條,配備動態巡邏微型消防車2輛并落實專人規范化管理。至此,石湖新村自建房隱患基本消除。
經過良好整治的農村自建房,作為過去農村的遺留,正發揮著余熱,服務著一批又一批美麗高新區的建設者。只有真正做到隱患消除,才能真正成為高新區的靚麗風景線。